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的沙区的植物就是俗称的沙生植物,由于其长期生活在风沙大、雨水少、冷热多变的严酷气候下,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生就了种种奇特的形态,虽然在东莞看不到真正的沙漠,但还是可以来东莞植物园来一饱沙生植物的眼福。
东莞植物园沙生植物区占地约5000 平方米,位于中心湖南岸,规划建造了非洲特色的图腾柱,并种植了形态各异的沙生植物共约200种,主要为仙人掌科、龙舌兰科、芦荟科、大戟科的代表类群,展现非洲沙漠风貌。
仙人掌科(Cactaceae)的植物形状多样,有柱形、扁平形、球形。仙人掌类的植物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退化为刺状叶;肥厚的茎部都是肉,里面贮藏大量的水;外皮很坚硬,上面有气孔,白天紧闭,晚上张开,因为夜晚温度较低有利于保存水分,这些特征正是其适应沙漠环境的体现。
迎面而来的便是球形类的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其数量众多、大小各异,错落有致地生长在沙地上。
|
|
小巧玲珑的玉翁(Mammillaria hahniana)和白小町(Notocactus scopa)是不是格外萌?
▲玉翁
▲白小町
柱形的仙人掌科植物则有武伦柱(Pachycereus pringlei)、巨人柱(Carnegiea gigantea)和蓝柱(Pilosocereus pachycladus)等,高高地耸立在沙地上。
虽然仙人掌类的植物浑身是刺,但是它们开的花儿,结的果儿也超美哦。
绯花玉
英冠玉
玉翁
大戟科(Euphorbiaceae)类植物,贮水部分一般在茎部,有些种类的茎和仙人掌类似,呈圆筒状或球状,有些具棱和疣状突起,但没有刺座,如贝信麒麟(Euphorbia poissonii)、红龙骨(Eupharbia trigona 'Rubra')和白龙骨(Eupharbia trigona)等。
▲贝信麒麟
▲红龙骨
芦荟科(Aloaceae)类植物的贮水组织主要在叶部,其叶片具有很强的贮水能力,表面坚硬,不易失水,如开普芦荟(Aloe ferox)、不夜城芦荟(Aloe nobilis)等。
▲开普芦荟
▲芦荟的花红红火火一串串地像不像炮仗呢?
猴面包树(Adansonia digitata)树冠巨大,树形壮观,果实巨大甘甜,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这就是猴面包树的称呼的由来。其在雨季时利用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大量吸收并贮存水分,一棵大树能够贮好几吨的水,被称为“荒原的贮水塔”。
(图片来源:PPBC)
看到这么多形态各异的沙生植物,有没有怦然心动了?那就赶紧来植物园解锁更多的沙生植物吧!
主办单位:东莞植物园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转载使用 备案号:粤ICP备19111583号 网站标识码:4419000097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763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