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都能在这个地方的有趣互动游戏中找到答案。8月17日下午,东莞首座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在桥头镇莲湖公园畔揭牌亮相,并向公众免费开放。该宣教馆不仅具备宣传教育、互动体验等六大功能,还集线下、线上、VR“三合一”,让市民在好玩有趣中全方位了解参与垃圾分类。今年我市将在各园区、镇(街)共打造34个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让垃圾分类宣传来到每个市民身边。
“线下+线上+VR”三合一 让市民全方位了解垃圾分类
当天,桥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锦棠,市垃圾分类办副主任胡孔齐,桥头镇四级调研员陈进昌,桥头镇一级主任科员邓沃辉,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生活垃圾分类专班负责人卢镜昕,桥头城管分局局长张树权为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进行揭牌。陈进昌为垃圾分类宣教员颁发了聘书。
桥头镇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莲湖湖畔,在外观和装饰上通过彩绘等形式,融入莲荷元素,彰显桥头镇文化特色。宣教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配套公共洗手间和城市服务驿站,涵盖了六大功能区,分别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游戏互动、环保展示、LED展示、休息区等。在宣教馆内游览,不仅能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各项知识,还可以通过馆内陈列的VR设备和垃圾分类趣味游戏,让市民在轻松好玩的互动游戏中提高垃圾分类意识。此外,宣教馆还别具匠心开发了微信小程序“玉兰小馆”,市民朋友可以登录小程序了解展馆详情和有关资讯,参与足迹打卡、趣味游戏、花瓣换糖等互动活动赢取积分换取纪念品。线下、线上、VR“三合一”的形式,让市民全方位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常态开展多样化活动 让垃圾分类覆盖更多人群
桥头镇城管分局负责人介绍,首座宣教馆的建成,是桥头镇在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坚持“三化四分”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核心目标和指导方向的体现。下来,宣教馆将开设有关课程,针对八大产生源和不同的人群开展培训和科普,包括为行业群体(政企事业单位人员)提供参观交流的平台,为中小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面对公众宣教引导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知识,等等。在后续的运营中,宣教馆还将组织开展各类创意活动,更好地组织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通过常态化、多样化的各类课程、活动,覆盖更多的人群,做好宣教馆的引流宣教作用,助推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刘锦棠表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全民性民生工程,桥头镇将继续精准发力,提速提效,争当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工作的示范榜样,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以点带面,全域提升全镇垃圾分类工作管理水平,打造优质的市容市貌环境。
胡孔齐充分肯定了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按照省市“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要求,积极组织所管辖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市民群众到宣教馆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垃圾分类的宣传面,提高认同感和参与度。要加强宣教馆的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宣教,并运用融媒体思维,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矩阵,进一步丰富宣教元素、改善宣教体验,提升宣教馆的吸引力。要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走出宣教馆,走进八大产生源,深入源头开展细致、贴心地宣讲活动,让垃圾分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入心、入脑。
据了解,桥头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示范引导”“宣教先行,全民参与”的理念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镇公共机构已全部完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建设,上半年基本建成5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镇中心区和山和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完成进度为约70%,力争在今年全部完成。
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开放时间为工作日周二至周六上午9:00 - 11:30(无预约休馆)、下午14:30-17:00,晚上19:00-21:00,周日、周一休馆。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桥头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以及村(社区)、团委、妇联、志愿者、学校、住宅小区、企业等有关人员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