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在深化巩固“强转树”中内外兼修,城管队伍形象展现新风貌。一是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2个支部被评为“东莞市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我局“一键找城管 服务百千万”项目获2024年东莞“旗峰杯”党建工作创新大赛服务增效类二等奖。二是着力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城管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对在编执法人员、协管人员、村(社区)辅助队伍、第三方聘用人员开展全员轮训,并组建城管系统队伍规范化督察工作组,及时纠正基层执法规范化有关问题。东莞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获评“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三是深化运用“小微执法”工作模式。扩大“小微执法”适用范围,我局《首创“小微执法”模式 共建包容友善之城》案例入选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典型案例。四是全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相继开展“护苗行动”、春风行动、农贸市场周边环境秩序整治提升行动、擅自设置障碍物占用公共停车位专项整治行动、信访案件“清零行动”等,累计建成75座省住建系统“八五”基层普法阵地。五是大力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将“城市管理全民拍”有奖举报活动升级优化为“百千万·全莞拍”有奖举报活动,进一步发动市民群众参与东莞城乡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活动推出至今,发现并整改了13.9万宗问题。
(二)在深化规范化建设中建章立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再攀新高度。一是全面提升政策供给能力。出台实施《关于印发市政、环卫、绿化领域相关执法工作指引的通知》《环卫保洁规范化闭环管理一页纸机制》《东莞市城镇燃气入户安检工作指引》等系列指引性文件,强化了市容环卫、城镇燃气、园林绿化、市政设施、违建治理、综合执法等各业务条线的政策供给保障。二是围绕“扫干净”提升环卫规范化管理水平。狠抓环卫保洁常态化精细化。出台“环卫保洁规范化管理10条举措”,推动生活垃圾三轮车“六统一”,有力整治“脏乱差”顽疾。推动建筑垃圾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建成电子联单智慧监管系统,全市所有在建工地排放备案率和上线监管率达100%;推动茶山等六镇街(园区)开展装修垃圾试点工作,启用凤岗芙蓉建筑垃圾消纳场,末端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力开展四轮“清源”行动,社会面非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提质扩面。完成城区片、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大力开展“莞香花”特色示范点建设,推动28个镇80%以上村(社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创新推出城市精细化管理巡检、曝光、跟进、服务、推广“五步工作法”,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码机制。三是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推动同沙生态公园就地处理设施示范点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实现园林绿化垃圾不出园,促进源头减量。以茶山镇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综合处理中心项目为试点,打造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标杆。
(三)在深化美丽圩镇建设中增绿添彩,城乡环境品质亮出新成色。一是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建设。围绕省级典型镇培育,制定了《东莞市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指引图例》,全市建成一批美丽圩镇“七个一”升级版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出新出彩。组织对东莞市第二批省级典型村开展人居环境品质建设指导,排查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指导跟进整改落实,确保见成效、出亮点。二是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城乡环境规范化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围绕环卫保洁规范管理、城市“六乱”长效整治、城乡风貌品质提升等三大方面攻坚发力,对城乡环境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进行实地评价和服务指导,有力推进全市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深入开展重要交通廊道沿线综合整治提升,全市完成一批重要交通廊道风貌提升,点线面结合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美丽时尚”的城市环境。三是大力实施城市秩序优化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打造“三好三提升”示范道路,优化户外广告招牌设置管理,简化备案办理流程,结合夜景照明提升行动、外立面升级改造,推动打造一批具有景观雕塑性的新型户外广告设施。四是全方位助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深挖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潜力,打造家门口的生态公共空间,完成160个口袋公园建设的年度目标。进一步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第二批选取34个试点,新增开放共享面积110公顷,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新期待。麻涌、谢岗镇成功创建广东省园林城镇。五是持续推进东莞植物园二期项目提升。2024年获授权国家专利8项,自主选育的2个花卉新品种获国际登录认证。科普案例《带领市民深入自然课堂,感受东莞生态环境之美——东莞市连续举办五届自然嘉年华活动》被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评定为“2024年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科普视频《趣说土沉香》《趣说荔枝》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2024年全国优秀林草科普微视频”。
(四)在深化科技赋能中筑牢安全防线,宜居韧性之城谱写新篇章。一是燃气安全形势整体平稳向好,获得少康副省长批示肯定2次。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大起底”排查工作,落实瓶装气企业对用户“随瓶必检”。率先在全省开展燃气管道“联防共保”工作,组织管道天然气企业签订《地下管线安全联防共保公约》。认真抓好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全力推进“瓶改管”民生工程,2022年至2024年更新改造燃气管道193.4公里的任务全面完成。强化打击“黑气”的震慑效力,大力取缔“黑气”窝点,净化燃气经营秩序。二是打造“数智城管”新品牌。创建了“一专六组”民生弱信号监测体系和一批智慧化应用场景;对全市范围内的路灯配电箱、垃圾分类投放亭、瓶装液化气供应站等重点城市部件开展全面普查赋码管理,依托“城市便民服务地图”上线公厕、公园等便民服务场所,形成高效的精细化运行管理网络。三是违建治理实现“量质效”新突破。完善“巡查、核实、处置”全链条工作机制,构建“地面+空中”全方位防控体系,持续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四是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城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极力降低城市管理安全风险;完善强降雨预警“叫应”机制,助力防御了35次强降水,顺利安全度汛。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推进园林绿化一体化改革,提升全流程规范化作业水平。坚持下好“绣花功夫”,着力建设“干净有序之城”。打造城乡一体的市容环卫标准,推动实施环卫绿化一体化项目;建立环卫项目跟踪预警机制,完善环卫保洁合同模板,通过定期开展合同规范化检查、合同倒查等,保持环卫项目合同合规率达100%。推动焚烧处理的生活垃圾量逐年下降,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资源化利用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市域全覆盖。以央督为契机,构建建筑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体系。规范园林绿化建设管养,建立园林绿化工程全流程监管制度,推动《“一路一树”树种选种指南》、绿化养护等工作指引落地落实。
二是突出安全韧性和智慧赋能两手抓,提升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更安全更智慧,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五步工作法”,研究出台2025-2027年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建立更高效的闭环处理体系。继续推动智能应用场景创建与实施,开发完善“网上精细管理”“网上取证办案”“网上巡查处置”“网上全民城管”“网上规范化督查”等标杆应用场景,擦亮“数智城管”新品牌。深化“安燃”十大行动,落实燃气企业实名制销售,建立“一户一档”;持续推进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提高用户端安全水平。开展城市照明设施管理软硬件提升行动,推进道路无障碍建设,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绿美东莞建设,提升全市域品质化生活生态空间。选取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美丽宜居的典型村打造成“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深入推进重要交通廊道风貌提升,打造各有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典型区域,将“一处美”变为“一片美”。持续深化“小微执法”模式,完善“百千万·全莞拍”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建立“门前三包”激励机制,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健全重大基础设施绿化提升建设机制,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全市建成不少于180个口袋公园,累计开放共享100个公园绿地,力争将东莞植物园打造成为省重点骨干区域特色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