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街道元美公园绿树环绕、空气怡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近期元美公园STP无水环保公厕还成为公园新“打卡点”。公厕以白色为主色调,极具现代感的简约造型结合园林特色,与公园树林、园景等环境有机融合,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实现自然与建筑的柔和统一。2月8日,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为元美公园STP无水环保公厕举行了揭牌仪式。
公厕现场“拼装”,马桶无水冲刷
据了解,元美公园STP无水环保公厕由广东三丰诺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星级公厕”标准建设,采用STP+集成HOUSE技术。STP技术是由可完全生物降解膜技术、智能生态打包技术、粪尿处理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废水处理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组成。公厕无需建造化粪池,在卫生间下部设计有粪便收集箱,STP智能无水马桶无需水冲,利用可完全生物降解膜将粪便、尿液打包好后输送至收集箱,收运后进行统一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最终酵制成有机肥。由于无需水冲,公厕无需再建设排水管网,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粪尿处理带来的水污染问题,减轻城市污水处理负荷。而洗手池用水经过过滤处理,可达到IV类水水质,可作为景观水、淋洒水、清洁水、地下补给水等中水回用。
而在公厕建造方面,则利用HOUSE集成技术,具有可拆装、可移动,不破坏土地等优势。集成房屋由结构系统、地面系统、楼面系统、墙面系统、屋面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由数个单元模块组成,单元模块在工厂制造完成后现场进行装配即可,对比传统建筑模式,质量更加精细,实现了传统建筑模式厘米级误差到工厂化制造毫米级的误差的转变。公厕还设置了休息区,为市民游玩公园提供休憩的地方,醒目的花簇状灯柱夜间为散步休息的市民照亮前路,灯光糅合公园夜景吸引市民前来打卡。
结合本土文化,打造“一厕一景”
自我市开展“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以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不断加快推进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已完成建设及升级改造公共厕所共1756座,是省任务要求7.6倍,升级改造的数量在全省位列第一。我市对标国家标准编制《东莞市公共厕所升级改造技术指引》,并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环卫行业示范案例——公共厕所入选案例”。同时,创新性提出高于国家一类公厕标准的 “星级公厕”概念,在提升公厕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动本土人文历史传播、关注母婴、功能障碍人士需求,着力打造“一厕一景”,融合了岭南园林和东莞文化的麻涌“魁楼晚望”、茶山“稻田公园”等一批公厕也成为了“网红打卡点”,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尽管我市“厕所革命”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做实做强厕所相关工作方面仍存在“找不到,没管好”的问题。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表示,公共厕所“三分建,七分管”,要全面完善公共厕所“所长制”,加强公共厕所日常监管工作,出台公共厕所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全市公厕管养水平第三方监督评估全覆盖,同时结合精细化管理考核,将公共厕所第三方监督考评纳入每月“洁净城市指数测评”中,确保全市公共厕所监督考评实现常态化管理。还要探索“以商养厕”试点工作,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厕所管理工作,积极推广新型可移动式(装配式)厕所。此外,完善全市公厕指引标识牌设置,升级完善“东莞厕所地图”小程序,让市民群众“找厕易”,同时推动市民在公共厕所管理工作上“共参与”,以推动全市公厕水平持续提升,巩固“厕所革命”成果。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志锋及有关科室负责人,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城管分局负责人,以及东莞市环境清洁行业协会、广东三丰诺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